学校信息化规划
2019-10-12
3385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关于推进落实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办学水平,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文件精神,结我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的要求,加快我校数字校园的建设步伐,推动我校教育信息化良性发展,特制定本建设方案。
一、当前我校数字校园建设现状
(一)发挥现有资源优势,促进数字校园服务教学需求
目前,我校校园网信息点约18000多个,46间公共机房、教学用计算机4836台、3间高清录播教室、4个现代化语音教室、218个多媒体教室、1098个校园安防高清数字监控信息点,我们通过公共机房管理系统、多媒体教室综合管理平台、录播教室管理系统、校园视频资源云平台、数字音视频监控综合管理平台等多种智能管理系统来支撑校园各种信息系统的有效运维,极大提高了学校整体工作效率,强劲保障了教育教学需求。
校园网是由一条专用12芯光缆连接南北校区两个校园网组建而成,并在南北校区各设一台万兆核心交换机、千兆主干、百兆网络信息点到桌面。以有线网络为基础,通过与中国移动公司共用AP,一个AP两个SID(CMCC-JZXY、CMCC-EDU),共建设1440个AP,基本实现Wlan无线信号校园全覆盖,校园出口带宽2.63G。
建设了标准化数据中心,并且建立了环境监测系统,对学校数据中心的温度、湿度、火灾预防、漏水、供电等进行实时监测,部署了服务器安全堡垒主机、网络出口应用防火墙、行为审计、流量分析、网站防火墙、等来完善安全防范体系。校园门户网站和数字校园信息系统已经通过辽宁省教育厅和辽阳市公安局2级等级保护备案。2013年学校门户网站获“辽宁省教育门户网站评比活动”优秀网站。完成校园综合信息门户网站,实现统一数据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公共数据交换。集成了数字图书馆管理系统、网络教学服务、校园一卡通服务、办公自动化服务、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管理系统。教科研管理服务、人力资源管理服务、财务管理服务、设备资产管理服务目前还没有实现与数字校园系统集成。
通过锐捷的IT运维管理系统在提高网络服务性能的同时不断提高网络监控能力,保障校园网络高速稳定的运行。通过H3C的UIS 统一矩阵管理系统,对数据中心网络、刀片式服务器、机架式服务器、服务器虚拟化、存储、应用、机柜等多个基础部件进行统一管理和部署,它摒弃了传统的割裂式管理,让基础架构部署和IT运维变得智能和简单。通过锐捷IMC智能管理系统与流量控制系统配合实现了实名认证、有线无线一体化管理。学校建设成了389个监控点的标准化考场音视频监控系统。我校对标准化考场系统进行了再次开发利用,建立健全了校园全覆盖远程教学评估系统,可经学校授权,在校园内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通过网络对校区内任意教学场景进行远程教学评估和教学督导检查,并对每个评估或受检对象的音视频资料进行单独保存,形成个人教学材料,为教学质量考评和教学督导检查提供了查询和佐证。
学校与辽阳市建发集团和苏州中亿丰建设集团公司合作,建立了远程工地施工现场教学系统。教师可以对知识点所需的现场的视频图进行讲解和采集,对知识点视频可以进行集中录像存储,学校也在教学过程中对发现的现场问题做分析说明及时反馈给企业,并且合作开发施工技术与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教学资源与企业共享。
(二)推行教育管理信息化 “12345发展战略”,深化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拥有65年职业教育办学历程,历经发展壮大,不断地挑战职业教育高度,以“上善建道,精技筑邦”校训为统领,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的内涵发展战略,主动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新常态,以深化综合改革为动力,以“抓住新机遇,树立新形象,促进新发展“为基本工作思路,在“新”字上下功夫,启动了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12345发展战略”,即“一条主线”(以服务教学为主线)、“两个主体”(以企业和学校两个主体合作投资建设模式)、三个阶段(基础网络建设阶段、数字校园内容建设阶段、升华阶段实现智慧校园)、四个原则(先进性、安全性、智慧性、持续性)、五个维度(从点、线、面、空间、时间五个方面应用推广)”的信息化建设新战略。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12345发展战略” 强劲促进了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指导了新时期职业院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其强大的辐射能力成为本区域建设的典范。
(三)拓展数字校园服务领域,争取技术引领与支持
教育管理信息化“12345发展战略”主导的数字校园建设强劲地提高了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使学校能够更好的履行社会服务责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学校每年为财政、税务、医疗卫生、建筑管理、旅游、装备制造等行业提供约7800人次的培训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我校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成为服务辽阳地区的中坚力量,对地区信息化的建设具有较强的推动和示范作用。同时,先后接待了德国BSK国际教育机构、韩国斧山科技大学、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等国内外高校的参观交流,并得到了一致好评和技术支持,起到了引领、示范优质的数字校园建设成果作用。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统筹规划、分类要求、分步实施、注重实效、适度超前”为原则,以学校网络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教育资源、信息交换平台和应用软件建设为重点,以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为核心,以管理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全面改革学校教育教学手段、创新教育模式、提升教育质量为目的,大力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构建规范数字校园一体化机制和服务社会的终身教育体系,为实现我校教育现代化奠定夯实的基础。
三、建设思路
以《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为统领,以 “高效管理、多样服务、辅助决策”为核心理念,注重顶层设计,在充分分析学校数字校园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站在全局的角度总体规划,对核心业务流程进行梳理优化,完整设计,进一深化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12345发展战略”,拓展数字校园建设的延展范围,实现各职能部门乃至区域单位在统一的工作平台上进行业务管理,为师生或区域内人士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为学校领导提供准确决策所需的信息和统计数据。
四、建设目标
通过数字校园项目建设,构建能够满足数字校园应用建设长期发展的标准体系和应用框架,通过这一稳定、可扩展的应用框架为应用系统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撑和服务,最终建设成为便捷、精准、高效、智能的数字校园升华阶段---智慧校园,即指从学生、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多个角度出发,以逻辑时空、物理时空和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将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四大核心业务能力进行充分交叉融合,建立一套具有时代特性的智能化管理与操作平台,进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消除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建立校级统一信息系统,实现部门间流程通畅,可平滑过渡到新一代技术,对校园的各项服务管理工作和广大教职工提供无所不在的一站式服务。通过数字校园的建设,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和服务社会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教育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服务信息化。
五、建设原则
我校“数字校园”建设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加强应用、整合资源、灵活扩展、共享数据、保密安全”的建设原则,秉承“理念先行、以应用服务为导向、充分利用现有硬件条件、切实提高信息服务水平”的原则。在数字校园建设进程中充分考虑高性能、易维护、易管理、有高扩展能力的应用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和数据库平台建设,实现应用系统可扩展、可持续地发展原则。
(一)统筹规划
“数字校园”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具有投资大、建设难、周期长、涉及学校方方面等特点,因此建设之前必须站在学校整个教育的层面进行统一规划,做好项目分析,整体考虑、统筹规划,确保统一的建设标准、统一的技术标准、统一的基础架构和统一的组织管理。
(二)分步实施
“数字校园”建设周期长,涉及到需求调研、方案论证、系统选型、部署与集成、人员培训、推广应用、运行反馈、修改完善等多个过程,因此整个建设过程必须要根据学校各个部门的需求和业务流程的特点,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确保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三)加强应用
数字校园建设的核心目的是应用系统和服务的建设。使学校与各个系部、职能部门之间实现管理信息化和教学数字化,实现学校与各个系部、职能部门之间更简便快捷的沟通,实现不同系部、职能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换,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形成充满活力的新型管理机制,为广大师生提供个性化的综合信息服务。
(四)整合资源
“数字校园”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学校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购买和开发了部分应用系统(如教资源应用管理系统、OA办公系统、门户网站系统等),沉淀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如远程教育资源、教育视频资源等)。“数字校园”建设必须考虑保护原有的投资、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因此,“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必须不断整合已有的信息资源、开发新的资源,建设集中的信息资源管理机制。
(五)灵活扩展原则
为适应应用不断拓展的需要,应用平台的软硬件环境必须有良好的平滑可扩性。
(六)共享数据
学校原有的多个应用系统与学校的应用系统不能互联互通、不能共享数据,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导致重复建设、重复工作,严重影响了学校与各个系部、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化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因此,“数字校园”建设必须确保各个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与实时交换。
(七)安全保密原则
在应用平台设计中,充分考虑信息资源的共享,注意信息资源的保护和隔离,应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的网络通信环境,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系统安全机制、数据存取的权限控制等。
六、建设内容和任务
(一)校园网基础建设升级改造
在“十三五”期间,我校将在南北校区之间铺设不小于96芯的一条专用光缆连接南北校区两个校园网,建设支持十万级终端同时在线,只管理一台交换机的极简先进网络。实现十万兆核心交换机双机热备、双链路、双出口、双加速的基础网络架构。以有线网络为基础,通过与中国移动共建的模式,继续完善和提高无线覆盖的范围和质量,将增加2000个支持802.11AC的AP,使校园无线AP数量突破3400个,提高Wlan无线信号校园全覆盖质量,且实现无感知登陆认证。
(二)提高数字校园网络与移动互联的访问速度
(三) 数字校园网络安全和运维的升级改造
建设一个接入便捷、高速、安全、稳定的校园网络是为了满足教学、科研、管理、社会服务的需要。
1、升级现有的网络安全产品,现有的安全产品下沉到子网做区域防护。建设下一代网络出口应用防火墙、网络日志监控、行为审计、流量分析、入侵检测系统、防毒墙、漏洞扫描、防代理盒子等来完善智慧校园安全防范体系。
2、升级现有校园网络认证管理系统,新的管理系统与我校的数字校园实现统一数据平台、统一身份认等高度融合。并且校园网用户通过新的认证计费系统与运营商无缝对接,实现运营和管理有机分离,运营商和校园认证计费系统使用各自的帐号独立开户,开户后将两个帐号进行关联,开户师生只需要记住校园账号即可。运营商可以生成标准账务系统,方便学校和运营商月底对账。网络智能管理平台实现高度智能化网络管理,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统一账号自动漫游,实现实名认证访问。用户的认证、访问日志等安全记录随时可查。
3、建设数字广播系统与网络电视系统
建设数字广播系统,实时发布语音广播,系统分区按各个楼宇进行广播分区,定时播放能够设置个性化的背景音乐编辑,自动按照编排好的音乐列表进行定时播放。并且具备多种播放模式,内置N个时间表,可多用户同时编辑及更换每个时间表,定时控制时间精确到秒,实现对播放的远程遥控,组合分区全区广播等,实现全天候的无人值守。
成立数字化校园电视台,建设网络电视直播系统,供学校自行拍摄、制做各种电视节目录像,如领导讲话、优秀示范课、教师访谈录、文艺节目、运动会、实验活动等,并具有现场直播、录播、转播、转录等多种功能。系统内设置摄像机、编辑机、非线编、直播机等,根据不同的条件、不同的需求,实现学校的多媒体教学应用等多种功能。利用宽带网络基础上集流媒体和数据通信于一体,向师生提供包括数字电视直播等交互式服务的网络传输服务。
4、丰富数字校园内容,建设多种智能管理系统
(1)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涉及到机构编制、人事档案、岗位竞聘、职称评定、工作业绩、岗绩考评、工作考勤、劳资福利、选拔培养、人才交流、上报数据等,基于校园网或互联网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先进实用的信息化管理手段、为教职工提供简便快捷的网络信息化服务;
(2)科研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涵盖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所有环节,涉及到基本信息、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成果、成果获奖、论文收引、学术交流、科研情况、科研考评、上报数据等,基于校园网或互联网为高校科研工作提供先进实用的信息化管理手段、为科研人员提供简便快捷的网络信息化服务;
(3)团委工作管理系统:面向高校团委管理人员及学生、辅导员,涵盖组织工作、宣传工作、社团工作、素质拓展及系统管理五个方面,基于校园网/互联网为团委工作提供先进实用的信息化管理手段,为学生及辅导员提供简便快捷的网络化信息服务。
(4)后勤管理系统:面向高校所有部门,包括学生、教师,涉及仓库管理、报修申请、维修记录、水电查询等,为学生教师提供简便快捷的网络化信息服务。
5、建设完成数字教学资源库
建设教学资源库,对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有较大帮助。针对目前各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难点,提出了建立资源库方案,并就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实践。资源库建设为各类课程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活动载体,推进了相关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完善,并为其他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对我校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起到推动作用。为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以自主学习、网络交互学习和课堂面授学习方式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的发展,该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满足社会对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
在我校 “十三五” 发展规划建设期间完成土木工程类资源库、机械工程类资源库、电子信息类资源库、财经商贸类资源库建设,涵盖全校各专业。
6、精品资源在线共享课程建设
我校精品资源在线共享课程建设基于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理念,根据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需要,统筹设计、优化课程布局,合理配置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等课程的结构比例。
在共享课程设计上要建立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机制。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突出能力培养主线。按照科技发展水平、胜任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依据生产服务的真实业务流程,设计教学空间和课程模块,整合、序化教学内容。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强化信息化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充分、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环境,系统优化教学过程。
在资源内容方面要按照“碎片化资源、系统化设计、结构化课程”的组织建构逻辑,强化精品资源课程共享应用的功能与制度设计。资源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基础,课程资源要尽可能设计成最小学习素材,碎片化存储,以便于用户检索和根据不同学习需求组建课程;利用各种媒体技术,深度开发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必要数字资源,应包括素材、积件、模块等不同层次,具有文本类、图形(图像)类、音频类、视频类、动画类和虚拟仿真类等不同类型素材。课程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根本,要为用户提供完整的结构化课程设计、课程内容,且经过系统化设计,能针对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7、信息化人力资源建设
信息化人力资源是数字校园的活动主体,包括两个方面的人员:信息化建设队伍和数字校园的服务对象即领导、老师及学生。
(1)设立学校首席信息官(CIO):负责信息化工作的专职校级领导,其主要职责是明确学校整体信息化发展战略,领导制订数字校园规划和标准,推进信息化环境下的组织体制改革,提升全体师生员工以信息化为新动力持续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共识,协调各个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2)成立资源库建设专业团队:负责收集整理各专业数据资源,完成数据资源分类、整合,最终完成资源库建设。
(3)成立信息化实践教学管理团队:将信息化应用于教学,能够实现功能灵活性、交互性和及时性,使资源使用效率得到提升,将数字资源与教学充分融合。
(4)成立软件开发和应用团队:设计开发符合学校实际使用情况的平台软件并进行实际应用。按使用范围或者职能部门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和应用推广。
(5)数字校园的服务对象培训工作:定期为学校教工和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相关培训,为师生讲解数字校园应用中不同功能模块的使用,使数字校园能够在校园中得到深入应用。
(6)部门信息化主管领导和专职信息化人员:负责提出业务系统的需求、制订信息化政策、推进业务系统的应用,在业务部门应该设有信息化主管领导和专职信息化人员。
(7)成立信息化监理与评价小组:负责技术系统和组织体系建设与应用的监控和评价,协调与校外聘请的专业化机构和相关专家的关系,在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各个阶段提供持续跟踪服务,并将获取的评价意见和建议反馈至相关部门。
七、进度安排
表1 建设进度安排表
时间 |
项目 |
实现目标 |
2016.4—2016.9 |
完成楼宇间光缆的改造工作,实现楼宇间万兆连接; 完成寝室无线网络的升级改造工作;完成校园网出口、核心、安全设备、流控设备的升级工作 |
实现楼宇间万兆连接 提升设备性能,改善无线链接质量;实现双核心虚拟化,大二层扁平化管理,保障校园网稳定运行;
|
2016.9—2016.12 |
建设土木工程类资源库、机械工程类资源库、电子信息类资源库、财经商贸类资源库建设; 建设精品资源在线共享课程 |
完成教学资源库全校专业覆盖率100%; 完成精品资源在线共享课程建设8-10门; |
2017.1—2017.9 |
完成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的平台搭建工作; |
实现各系统统一身份认证,公共数据交换,并进行测试运行; |
2017.9—2017.12 |
完成团委管理系统、后勤管理系统的平台测试工作; |
实现各系统统一身份认证,公共数据交换,并进行测试运行; |
2018.1—2018.9 |
完成数字广播系统的搭建工作 |
实现分区广播、消防报警、紧急呼叫报警和其它紧急广播的功能; |
2018.9—2018.12 |
完成数字网络电视台建设工作 |
实现校园网的任何地方都能通过计算机访问WEB服务器、收看节目; |
八、数字校园的保障建设
(一)加强领导,积极推进。
数字校园建设是一项涉及从学校办学理念到目标定位、从高精技术到基本建设、从学校领导到全体师生员工,融合管理与技术,涉及人力、财力、物力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学校将在党政领导班子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按照《规范》要求,沟通各有关部门积极参与、通力合作、有序地推进。学校成立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领导学校数字校园推进的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数字校园推进办公室”,具体落实学校数字校园推进工作。同时,成立专业的数字校园建设队伍——信息化建设办公室,负责整个学校的计算机、电教、监控、网络、广播音响、网络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建设、各种信息应用系统的规划、建设、维修维护等工作。实行项目负责制、分工负责、协调合作、互相配合、互相补台的工作模式,确保了学校数字校园建设的顺利进行。建立学校信息员制度,各系部、职能处室、班级均设有信息员,明确了各层次信息员工作职责。从领导层到执行层,再到操作层架设覆盖全校的教育信息化组织架构,真正保障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工作长期、稳定、有序推进。
(二)制定目标,明确任务。制定详细的“数字校园”的长远目标和分阶段建设目标,确定各个阶段的建设内容和建设重点,确定建设原则、方法和路线等,学校将把“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教学改革、科研发展、学科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工作结合起来,把学校各项工作的数字化纳入全校数字化建设的规划中,并结合每一阶段的工作内容制定严格的考核评估体系,进行全面的考核,不断进行效果评估,同时不断修正下一阶段的工作内容、重点和投资,领导小组对各环节强化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予以解决,直至达到目标。
(三)加大投入,体现绩效。数字化校园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购置硬件、软件、培训,建设网络基础设施,开发信息资源和各种管理系统。学校将多方筹资,集中优势财力,分期、分阶段、有计划地投入。近两年学校对教育信息化专项投入累计超过1000万,占到学校总预算的7%,在我校信息化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又将这个数字明确提高到10%。学校在推进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将信息化工作纳入系部、职能处室工作绩效考核,严格标准、科学评价,并在绩效项目奖励上予以体现。同时将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教师业务考核范围,在辅导员工作、教学工作绩效考核上均予以体现。
(四)优化队伍,确保运行。教师、学生及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直接影响着数字化校园的使用水平,也间接决定了数字化校园的成功与否。因此,学校将把信息技术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首先要求全校上下高度重视、协调一致,从思想上认清实施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营造有利的思想保障和学习氛围。然后面向使用者持续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针对性的培训,扫清使用者技术上和操作上的障碍,努力塑造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团队、师资团队和管理团队。
(五)强化管理,保障运转。学校将进一步完善促进数字校园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人才队伍建设所涉及到的人、财、物的投入、奖惩以及晋职考核等方面的政策;建立信息化管理机制,强化信息化办公室职能,全面负责学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负责校园网整体建设、规划、开发及校园网各项管理政策的制定,并负责校园网各项设施管理、运行管理、安全管理、计费管理和单位用户管理的日常工作,完善数字校园建设管理、运行管理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以此引导数字校园建设的各项工作朝着健康、快速的方向发展。
以教育管理信息化“12345发展战略”为建设引领,立足现实,夯实基础,加快数字校园建设步伐,稳步推进《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的各项工作,既能满足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也能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让智慧校园真正成为师生的一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