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2019-10-11
4298
树立“互联网+”新思维,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创新、整合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巨大优势,有效扩大、优化配置和开放共享职业教育资源,大幅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是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基础。
一、背景介绍
本着“教育为体,互联网为用”的原则,辽宁建筑职业学院以校园网络服务市场为媒介,与网络运营商达成“市场换服务”协议,共同投资建设校园网络环境,确保网络环境部署科学,技术先进,安全可靠。以“引企入网”为载体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工学在线”人才培养模式。将企业工作环境、内容通过网络实时引入校园,学生实时学习应用技能,教师实时指导,提高教学质量。以“混合式教学”为基本模式构建基于网络的“线上线下”实时学习交流教学模式。针对学生个体情况,定制学习路径,开发优质教学资源,改变教学组织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以“四在线”为基础构建基于网络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通过教学管理系统、网络课程平台的融合,形成“在线评教、在线督导、在线测试、在线评估”的校内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二、实施过程
(一)统筹设计辽宁建筑职业学院校园网的基础架构,采用“市场换服务”模式建设新一代校园网学校与中国移动辽阳分公司合作,构建技术先进、稳定安全、兼容可靠、可持续扩展的高速网络环境及网络服务环境,校园网络环境呈现出五个特点。
1. 设备先进
2013 年学院利用校园网络市场大的优势,与中国移动辽阳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校企共计投入 1400 余万,校园网络的容量和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南北校区万兆专用光纤连接,主干设备为万兆交换机,接入层为千兆交换机,QoS 机制确保服务质量。
2. 覆盖全面
在有线网络的基础上,利用 AP 共用技术,实现一个 AP 两个 SSID 号,实现校内无线接入和教育无线接入的双重功能,在1440 个 AP 的支撑下,实现 Wlan 无感知登陆认证,无线信号校园全覆盖,利用用户认证策略实现用户访问控制,同时为内容信息安全事件的溯源提供技术保障,确保了信息安全管理控制。
3. 高速畅通
高速稳定的互联网接入是实现互联网+职业教育模式的必要基础条件,也是各个阶段建设内容的重要保障。目前,学院校园网出口带宽为 1G,其中联通线路 600M,移动线路 200M, 北方广电线路 200M,未来将很快提升至 2G 出口,以满足学院“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需求。利用 Power Cache 内容加速系统,将内外网被访问的热点资源进行缓存,校内网用户的访问速度可达 10MB/S,节省 70%的出口带宽。方便了校内网用户的资源使用效率,同时也为云用户的应用推进提供了实践探索。
4. 系统健全
学院校园网信息点数约 18000 多个,计算机 4836 台,高清录播教室 2 间、现代化语音教室 4 间、公共机房 43 间、多媒体教室 136 个,这些公共教学资源在公共机房与多媒体教室综合管理平台的监管下平稳运行。云录播管理系统可将录播内容实时传递至资源管理平台,极大提高了教师制作教学资源和发布的工作效率和资源管理效率。学校建设有 389 个监控点的标准化考场的音视频监控系统,建立了远程教学评估系统,可通过网络对任意教学场所进行远程教学评估,音视频资料可进行单独保存,形成评估材料,方便以后查询和佐证。通过一站式门户整合学校校友的信息管理系统,如 OA 系统、网络课程平台、校园一卡通、教务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全方位视频监控系统等,方便了师生应用。
5. 安全可靠
为数据中心技术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对温度、湿度、烟火、漏水、供电等进行实时监测,从基础物理环境支撑上实现了可靠的保障。利用内外网放火墙、服务器安全堡垒主机、安 全日志系统、行为审计系统、流量分析系统等构建成网络资源内容的安全壁垒,可对内外网的非授权行为进行全面监控和防范,保护合法用户的正常访问。利用分布式 IT 运维管理系统在网络环境中多个节点部署的代理进行网络性能的实时监控,起到了一定的主动防御的作用。利用 IMC 网络智能管理平台实现校内网用户在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间自动漫游,并采用实名认证访问的方式,实现可定位、可追溯,为信息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二)“引企入网”,构建“工学在线”人才培养模式
为解决施工工期长、季节性差异大、现场风险大等建筑类校外实践教学的问题,2013 年,辽宁建筑职业学院与苏州二建达成协议,将企业施工现场通过网络直接传输至校内实训室,构建了施工现场远程教学互动平台。学生在校内通过施工现场传来的视频直接学习施工组织、施工技能和施工管理技能,教师通过对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等内容的指导开展教学工作。2013-2015 年,学院还与携程网、中国建设银行、中国移动等公司合作,承揽了呼叫中心外包业务,将企业的真实业务引入校内实训室。在学生进入岗位前,教师对其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针对性培训,确保呼叫服务的质量。进入岗位后,学生通过真实的服务工作进一步巩固学习呼叫服务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为毕业后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4 年,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建设了省内最大的建筑施工实体模型。在模型中预留了若干个知识学习点,学生通过对模型 中预留点的观察,并通过网络实时学习系统讲解了解建筑结构知识,解决了房屋建筑结构课程感性认识缺乏的难题。
(三)有序推进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创新教
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互联网络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方式要求老师在课程设计和知识传递中,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使教学过程“线下”与“线上”有机结合,并根据学生特点达到一个合理的学时分配。这种方式对于学生知识技能水平差异较大,急需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的职业院校来说有着重大的价值。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在推进“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主要做法有四种。一是校准目标。教学模式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手段。基于这一点,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的准确性直接关乎教学模式创新的有效性。为此,学院依托省级示范校建设这一平台,从 2013 年起开展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整体设计活动。与企业进行合作,通过广泛深入的行业企业调研和不断扩大的“订单教育”,不断校准专业培养目标及规格,不断校准课程培养目标和内容,使其与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一致,形成了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电子教案等基本教学文件,为教学模式创新提供了基本依据。二是完善资源。为推进“混合式教学”,近两年来,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加大了对教学资源整合开发的力度。先后通过课程改革工程、信息化大赛以及购买等方式,先后投入 1500 万元开发建设了集PPT 课件、微课程、动画、视频课程、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在内的教学资源。目前,拥有 180 门课程的 PPT 课件,120 门微课程,5200 个动画,2 个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并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电子教案等基本资源一起构成了完整的网络课程。在“互联网+”新思维下,虚拟仿真实训要可按照知识点、技能点进行组合,可锻炼学生在解决小概率事件,可运行在 Web 端实现不限时空的访问,仿真训练的成绩可以被企业认可等。目前,辽宁建筑职业学院承担的辽宁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信息技术类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项目就是按照新思路进行设计和开发的,现在已完成了第二期项目的大部分设计工作,可部分内容上线运行。三是边缘切入。为科学推进“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容错试错阶段,学院选取了音乐欣赏、沟通能力、电子产品制作等10 门选修课程作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首批试点课程,开始开发、建设、实施、评价等工作。四是聚焦核心。在边缘试错评价获得通过后,辽宁建筑职业学院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入推广阶段。全校选择 120 门专业核心课程,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型教学组织的设计,利用现有的优质教学资源,开发针对不同学习个体的教学方案,实现随时、随事、随地获得学习资源的个性化教育目标。
(四)科学设计实施“四在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确保教育质量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同时,为确保教学 质量不断提升,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在引入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质量控制的基础上,适应互联网下教育评价改革的要求,设计并实施了“四在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教务管理系统和网络课程平台定制采购阶段,学院提出了“在线评教、在线督导、在线测试、在线评估”的总体质量管理要求,现已部署完毕。2008 年开始实施在线测试,2014年开始,新的在线评教体系纳入新的教务管理系统实施,2015年开始设计部署在线督导和在线评估体系。“四在线”评价体系通过互联网真正实现了实时、实际、多元评价,为评价模式改革提供了新的动力。
三、特色创新
(一)主动对接网络最新技术,为教育信息化构建良好的设备环境校企合作共建校园网络,实施软硬安全技术双保险,确保了校园网络技术的先进性和稳定性,建设云服务中心为学校的信息化提供了宽敞的空间和良好的接入环境,为教育的开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将关注焦点聚焦职业教育改革,为教育信息化规划了科学的发展空间辽宁建筑职业学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始终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最新领域,坚持教学资源为改革服务的理念,使得教育信息化有的放矢,效果显著。
(三)以人为本,科学实施,是教育信息化成功的保障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将教育信息化落实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上来。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了课程整体设计、微课制作、网络课程平台应用、慕课开发与设计等多项教师信息化技能培训。在开发建设阶段,制定了各项教学资源技术标准,开展了课程整体设计、信息化应用大赛等,有力促进了信息化应用进程。
四、取得成效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在“互联网+”新思维下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在保障学校现有业务和学习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逐步实现信息管理平台和大数据分析系统的部署,“工学在线”人才培养模式的尝试、“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四在线”评价体系的构建,使学院的教育信息化日臻完善,学校的各项活动已经在此部分信息化建设工作受益,全校教职工在享用互联网+的初级阶段福利的同时,引领教学和科研工作向新的方向思
考,总体获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高速、安全、稳定的网络确保所有业务正常运行。建设一个接入便捷、高速、安全、稳定的校园网络是为了满足教学、科研、管理、社会服务的需要。在科学、合理的物理网络环境中,无论是师生的教学与生活,还是学校的运行与管理,都在因高速、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得益,校内现有教学 资源的使用效率也得到大大提升。其次,“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创新为辽宁建筑职业学院的教学工作带来了质量提升。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引导教师积极制作微课程等教学资源,并进行了校内教学资源设计大赛,部分教师已将现有资源投入教学环节中。信息技术类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已通过学生测试用户让学生感受到虚拟仿真实训为自己技能提升带来的希望,使大批相关专业的学生主动要求进行现有开发内容的测试体验,师生反响较好。在线考核平台在学院全面开展已有 7 年,从开始的纯网络化考试到现在联动人才培养体系的改进,已经让全校师生在网络化考核中逐步体验到教与学的质量是确保未来自身发展的保障,也无形中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第三,“互联网+”职业教育提升了教育效率,为职业教育拓展了新的空间。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润物细无声般改变着师生的理念、思维和方法,享受到便捷和快乐的同时,提升了教和学的质量,让学校在未来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夯实了基础,坚定了决心,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