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2019-10-11
4384
——以辽宁建筑职业学院智慧校园建设为例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杨学利
摘要: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教育管理信息化以智慧校园建设为平台,以“教育为体,互联网为用”为原则,以“12345发展战略”为基础,以服务教育教学为主线,以“引企入网”为载体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工学在线”人才培养模式,以“混合式教学”为基本模式构建基于网络的“线上线下”实时学习的泛在教学模式,以“四在线”为基础构建基于网络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通过教学管理系统、网络课程平台的融合,形成“在线评教、在线督导、在线测试、在线评估”的校内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了“七元一体”共融式智慧校园应用平台。
关键词:信息技术 共融式 服务型 智慧校园
2013年始,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开始实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优化专业结构配置,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大力推行信息化建设,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开启了数字校园建设工作。历经5年艰辛发展,从初期的电教化教学到多媒体教学,从数字化校园到智慧校园,从单纯的个体建设到校际合作建设,从政校合作到政校行企多元融合,从校园局域网到大智移云,我们在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资源平台构建、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已经进入一个较高的发展平台,凝聚了符合自身教育教学规律的信息化建设理念、发展模式、服务导向,智能化已经成为校园的主导形态。
一、实施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文件的出台为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为数字经济建设提供强劲发展动力。以《2018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重点工作》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工作标准为建设指南,以辽宁省示范校建设和高水平现代化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合理搭建更适宜于高等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共融式服务型智慧空间,把智能教育教学环境延伸到校园的各个角落,促进教育公平、产教深度融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信息技术的创新推动职业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新路径,为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强劲的全过程、全方位的技术与智力支撑。
二、建设思路
1.创新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新思维,深度实施信息化“12345发展战略”
学校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共建校园网络的方式,通过“引企入网”对接网络新技术,实施软硬安全技术双保险,确保了校园网络技术的先进性和稳定性,建设云计算中心为学校的信息化提供了海量存储空间和良好的接入环境,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利的条件。“12345”发展战略是“一条主线”(以服务教学为主线)、“两个主体”(以企业和学校两个主体合作投资建设模式)、三个阶段(基础网络建设阶段、数字校园建设阶段、智慧校园建设阶段)、四个原则(先进性、安全性、智慧性、持续性)、五个维度(从点、线、面、空间、时间五个方面应用推广)的信息化建设新战略。
2.创新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新路径,构建“七元一体”智慧校园应用系统
学校聚焦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科学规划教育信息化建设,始终围绕人才培养、创新教学、科学评价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新领域,坚持优质教学资源为教育现代化服务的理念,促进教育信息化有的放矢,成效显著。“七元一体”共融式智慧校园建设的创造性提出,为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开辟了新的路径。“七元一体”是指建设智慧党建、智慧教学、智慧学工、智慧办公、智慧科研、智慧后勤、智慧安防等多元智慧应用系统,使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更加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为高水平现代化高职院校提供了清晰地建设架构,有力的推动了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3.创新智能教育教学平台,构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
在教育教学新理念创新的前提下,明确“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构建了符合现实需求的智慧教学平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学生自主管理、自主研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使教学过程“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并根据学生特点达到一个合理的学时分配。在实施过程中,打破发展瓶颈,创造性地开展多维实施路径,进行了课程整体设计、微课制作、网络课程平台应用、慕课开发与设计等多项教师信息化技能培训。并开发引进多种优质教学资源,搭建智慧教学平台,满足校企深度融合需求。建设智慧教学指挥大厅、智慧教室、智慧考试平台、智慧教学网络平台等智慧教学应用系统。通过“以学促赛”“以赛带练”、“以赛促研”的教学形态,形成了“智慧教学平台+混合式教学课程+四在线的考核评价体系”三位一体的综合型人才培养机制。
4.基于“大智移云”建设,构建基内部质量保证闭环管控体系
建设智慧校园大数据决策分析平台,秉承“让数据参与决策”的核心理念,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感知等先进技术,对我校数据进行高效采集和深度挖掘,实现学校业务的全面可视化、学校内部质量管理与诊断的科学化。以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为依据,基于质量保证基础支撑平台,结合辽宁建筑职业学院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群建设情况,构建了满足学校内部质量保证管控的数据服务和应用服务,保障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易配置性、可扩展性和可持续性,提供质量保障组织、质量文档管控、质量综合评价、质量标准管控、质量指标监视、质量指标预警、质量诊断改进、智能质量报告、综合绩效管理等综合服务,形成学校内部质量保证闭环管控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成果与特色
(一)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成果
1、创建开放式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实现泛在办公,泛在学习
充分利用HTML5技术轻应用开发平台,实现智慧校园APP、WEB端、微信企业号、QQ公众号四个平台统一管理。开放的智慧校园平台共融智慧党建、智慧教学、智慧学工、智慧办公、智慧科研、智慧后勤、智慧安防在内的七元智慧应用系统,消除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建立校级移动统一信息系统,为师生提供无所不在的一站式服务。真正实现在“互联网+”时代让党建随身行、办公随时通、学习无处不在的智慧校园,便捷的泛在办公与泛在学习提升了师生的幸福指数。
2、创建智慧教学应用系统,实施“四在线”教学考核和质量评价体系
建设智慧教学指挥大厅、智慧教室、智慧考试、智慧资源等智慧教学系统,创建全新的在线考试、在线评教、在线督导、在线评估的“四在线”教学评价体系,把在线考试系统B/S模式与C/S模式相结合、在线试题与应用软件相结合、主观试题与客观试题相结合,即学生可以利用本地应用软件作答试题和提交答案,教师可以通过服务器进行成绩评定,学生可以在线对老师的授课情况进行评教,督导工作人员通过监控系统和在线督导系统对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听课情况实时评估和督导。同时,利用智慧教学应用系统的深度开发,构建高水平现代化的集成系统管理、教育信息化培训、研究与开发等多功能于一体化的智慧校园技术应用与研发团队。
3、创建智慧教学平台,推进“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我校被评为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实验校后,校领导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双高”建设的契机,加大对现数字校园实验校项目的资金投入,加强现代化教学环境建设。学校现有教学用计算机4836台、3间高清多媒体录播教室、4个现代化语音教室、227个功能完备的多媒体教室、1098个校园安防高清数字监控信息点。同时,采用“引企入网”“市场换服务”的形式,同中国移动公司辽阳分公司、中国建设银行等企业,共建15964条资源,其中引进国家精品课程有6729条,全球开放课程3727条,精品视频公开课451条,MOOC课程297条,微课程489条,自建人文素养、计算机应用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商务英语、日语等专题库资源4271条。其中有71.33%的资源被浏览应用,74.56%的资源被下载应用。
我校开展数字校园实验校项目以来间,面向全校57个专业13000余名学生提供优质的网络服务、在线课程学习、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本学年开设总课程门数527门其中网络课程284门,网络课程参与率53.89%,课程被访问总数232882次。全校上课教师总数424人,参加混合制教学的教师数为232人,教师参与率为54.72%;2017-2019学生选课总次数为111836,平均每学期学生选课次数18639,教师进入课程总是为205355次,移动端进入次数为168533次,添加资源总数为20103,添加资源空间大小(GB)146.54 GB添加课程单元视频数1329个上交作业总数为12541次。
两年来还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自由探索项目20余项,并每年组织、承办、协办各类学科、行业竞赛9个,学生整体实践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4、建设智能教学环境和优质教学资源平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我校现有教学用计算机4836台、2间互动型旗舰版智慧教室、3间高清多媒体录播教室、4个现代化语音教室、227个功能完备的多媒体教室(后续将与智慧教室无缝融合升级为普通型智慧教室)、1098个校园安防高清数字监控信息点。同时,采用“引企入网”“市场换服务”的形式,同中国移动公司辽阳分公司、中国建设银行等企业,共建15964条资源,其中引进国家精品课程有6729条,全球开放课程3727条,精品视频公开课451条,MOOC课程297条,微课程489条,自建人文素养、计算机应用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商务英语、日语等专业题库资源4271条。其中有71.33%的资源被浏览应用,74.56%的资源被下载应用。
5、注重网络与信息安全建设,创建智慧应用的泛在空间
我校与中国移动辽阳分公司合作,开展校企深度融合,深入推进信息化“12345发展战略”,共同建设校园网络环境,促进“七元一体”共融式智慧校园建设。现已建设完备的电信级数据中心、仿真模型,并升级完善了数据中心供电、消防、视频监控等系统。机房部署了服务器安全堡垒主机、数据库审计、云安全防护系统、网络出口应用防火墙、网站防火墙、上网行为审计、实名认证系统、网络日志监控、入侵检测系统、人脸认别系统、态势感知系统等安防系统来组成我校的网络安全防范体系。WLAN无线WIFI信号校园全覆盖,为智慧校园提供技术支撑,有效的保障了智慧校园的泛在空间。
(二)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特色
1.厘清网络架构,构建满足多元教育主题需求的智慧校园
秉承信息化“12345”发展战略,构建“七元一体”共融式智慧校园,满足教育教学改革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着重构建成高速畅通,结构极简,应用广泛的基础网络,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技术支撑;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效率和质量,为学校智慧校园的深度推广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发展。
2.深化校企合作,拓宽服务面向,构建更适宜于人的全面培养的智慧校园
多年来,学校引入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大力推进深度校企合作,积极与中国移动公司辽阳分公司等其他企业展开多领域合作与交流,签署了《战略框架协议》,借助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和移动设备的广泛普及,不断消除教育信息化建设盲点,不断提升服务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力,把信息服务的碎片化、即时化、交互化、协同化和个性化融会贯通,形成一个可以不断拓宽教育资源共享的移动智慧校园,实现线上线下互动,把学校优质教育资源不断的推到更加宽泛的社会领域之中,使更多的个人和群体得到最好的教育。学校与辽阳建发集团、苏州中亿丰建设集团、海南启程集团等国内多家建筑集团建立混合制二级学院,在校内建设了视频远程教学系统,把合作企业的建筑工地现场视频远程传到课堂,校企合作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校企资源共享平台,有效的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同时,学校牵头组建了辽宁信息技术职业教育集团、辽宁建筑设备职业教育集团、辽宁建筑装饰职业教育集团,建有BIM(建筑信息模型)、大数据与物联网等八个教学与工程技术中心,建成了建筑类等比例实体模型等多个一流的实习实训场所,为社会公众服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激发内生动力,提升管理服务品质,构建满足多方利益需求的智慧校园
学校基于辽宁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和高水平现代化高职院校建设工作,不断激发内生动力,挖掘信息化建设潜力,拓展智慧校园涵盖领域,优化业务流程,实施卓越管理,全面提升管理服务品质,把打造智慧辽建院作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坚强堡垒。开展智慧党建,全面从严治党;优化智慧办公,打造OA系统提升办公效率;打造智慧教学,共享优质资源;凝练智慧科研,促进研发一体;倡行智慧学工、智慧后勤、智慧安防,提供“一站式”服务,促进管理服务规范化、流程化,实现各项业务流程的便捷高效运行,满足多方利益需求,切实提高管理服务效能,为建设智慧辽建院铸就美好蓝图。
四、当前信息化建设综合水平与应用推广情况
我校信息化建设创新了信息化建设的新思路、教学新理念,建立了“七元一体”共融式智慧校园应用系统,以多维度实施路径,推动信息化建设持续发展,服务学校成熟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1.“12345”发展战略研究提供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新思路
我校信息化建设从服务教学这一主线出发,利用企业和学校两个主体合作投资共建共赢模式,分阶段、有原则的从点、线、面、空间、时间五个方面推动信息化建设的新战略。这是一个信息化建设新思路的突破。这一突破有效规避了信息化建设发展不持续,内容单一,推广困难等问题,有效促进教育教学发展,为职业教育奠定了物联网基础,丰富了教育信息化理论。
2.“七元一体”共融式智慧校园应用系统科学统一、成效显著
我校构建的“七元一体”共融式智慧校园应用系统即智慧党建、智慧办公、智慧教学、智慧科研、智慧学工、智慧后勤、智慧安防的七元智慧应用系统。其中智慧党建是魂,智慧教学是核心,智慧学工、智慧科研是支柱,智慧后勤和智慧安防是保障。明确了系统之间的联系,统一信息标准、统一信息门户、统一数据交换、统一身份认证和系统集成等功能,为职业教育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一条可以借鉴和参考的新的思维路径。
3.构建全新教学模式和质量评测系统,操作性强、运行有效
以“混合式教学”为基本模式构建基于网络的“线上线下”实时学习的泛在教学模式,以“四在线”为基础构建基于网络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通过教学管理系统、网络课程平台的融合,形成“在线评教、在线督导、在线测试、在线评估”的校内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进行了全方位的实践,构建了可教、可学、可考、可评、可查的现代化管理体系,为职业教育教学发展找到了一条可持续运行的道路,运行效果良好。
4.影响广泛、示范性强
学校“七元一体”共融式智慧校园已见成效,成为教育部、辽宁省教育厅及周边省市高等职业院校学习交流的示范。截至目前,共有37家国内外高职院校,包括各层次领导、专家、教师及本科生、研究生800余人来学校参观学习。“12345发展战略”被2015年教育网络与信息安全(暨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研讨会收录会刊,在国内高校共享交流。“七元一体”共融式智慧校园建设主导的多维智慧校园建设成果得到了辽宁省教育信息化专家的高度认可。在辽宁省教育信息化案例征集暨高校微模块数据中心应用研讨会上主题发言,并现场展示了部分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成果,对我省的信息化建设起到极大促进及借鉴作用。先后接待了德国BSK国际教育机构、韩国斧山科技大学、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等国内外高校参观交流并得到了一致好评,起到了强劲的辐射作用。
五、关于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思考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立足应用,脚踏实地,稳步推进信息化的各项工作,才能打造智慧型高水平现代化高职院校,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才能真正破解学校“重建设轻应用、重硬件轻资源”的信息化建设迷局。
1.创建省域级教育管理信息化专家智库和校际联盟,明确宏观建设标准,细化建设指标,统筹信息平台资源,确保网络安全运营。
2.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做好顶层设计规划,实现资源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3.重新梳理学校内部信息化建设环节,合理布局智慧校园应用系统,实现校园全方位信息系统联动,杜绝信息孤岛和资源孤岛,最大限度优化教育教学资源,为省域整体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强力支撑点。